近日,中国、沙特和伊朗发表三方联合声明,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,恢复中断近7年的外交关系。
作为两个能源大国,谢伊的“清理过去”将如何影响油价和供应格局,值得关注。
据第一财经记者报道,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和第二大储备国,约占全球原油产量的12%。伊朗是世界第八大原油生产国和第三大储备国,约占全球原油产量的4%。
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表示,谢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,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全球原油供应的稳定,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石油供应的安全。
“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局势将影响原油供应的稳定和国际原油价格,”桂晨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。例如,2019年9月,沙特石油设施遭到导弹袭击,产量减半,国际油价一夜之间飙升15%。2018年4月,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制裁后,伊朗原油产量几乎减半,对供应短缺的担忧在6个月内推高了油价约30%。
因此,桂晨曦认为,如果两国恢复稳定的外交关系,将有助于防止地缘政治冲突推动油价大幅上涨的风险。
中国数字真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总体而言,两国恢复稳定的外交关系不会对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产生太大影响,但更多的是对结算方式和定价权产生影响。
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这次达成协议的沙特和伊朗两国,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国,对市场供应方的主要影响包括未来供应可能更加稳定,不确定性减少,这意味着风险溢价降低,短期价格波动减少,供应稳定,价格基本稳定,这对石油进口国来说是好事。
在供应方面,中国70%以上的原油供应来自进口,一半以上的进口来自
中东。
“沙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地,伊朗守卫着海湾地区主要石油出口来源地霍尔木兹海峡,两国关系的稳定对确保中国石油供应安全至关重要。”桂晨曦向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分析,此次两国达成外交解决方案,不仅有助于全球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,也有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安全。